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,眼神太重要了!很多发展瓶颈都是先从眼神对视突破的。
逃避对视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?
影响1、在干预教学中,回避对视可能影响孩子与老师的互动,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业表现。在课堂上,眼神接触是师生之间进行沟通的关键方式,回避对视的孩子可能无法及时获得老师的关注或反馈,导致学习效果下降。
影响2、家庭干预中。逃避对视行为也可能带来情感上的困扰。孩子不接受家庭干预,无法获得自然情景下更多技能的泛化。
影响3、社交融合。眼神接触是人际沟通中的必须元素,逃避对视的孩子无法解读他人情感,无法建立更好的友谊关系。在幼儿园或小学很容易被孤立。
逃避对视,分几种?
完全回避型:就像是小鹿看到猎人,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开任何眼神接触。
短暂对视后逃跑型:好不容易对视了一眼,却像触电一样迅速移开视线。
侧面观察或低头型:用余光偷偷看你,或者干脆低下头,仿佛这样就能躲进自己的小世界。
这背后,主要有两大原因在作祟:一是感官过敏,眼神交流对他们来说太“刺眼”;二是社交焦虑,害怕解读不了对方的眼神,干脆选择逃避。
四招在手,对视不再难
面对陌生人时——温柔引导,慢慢靠近
场景:带孩子去公园,遇到新朋友。
做法:不要急着让孩子立刻对视,可以先让他们从旁边观察,慢慢熟悉。家长可以用自己的眼神作为示范,温柔地与对方交流,让孩子感受到眼神交流的自然和友好。
社交活动中——游戏化解,寓教于乐
场景:幼儿园里的团队游戏。
做法:设计一些简单的互动游戏,比如“眼神接力赛”,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然地练习对视。这样既能增加乐趣,又能减少孩子对眼神交流的恐惧。
情绪波动时——情绪调节,先稳后练
场景:孩子因为某事感到不安。
做法:先帮助孩子稳定情绪,可以使用感官调节工具,如抱抱他们,或者给他们一个喜欢的玩具。等情绪平稳后,再尝试进行简短的眼神交流练习,让孩子知道,即使心情不好,也可以通过眼神找到安慰和支持。
日常训练中——视觉辅助,步步为营
场景:家庭日常互动。
做法:利用图片或视频,展示正确的对视方式。比如,一起看动画片时,指出角色之间的眼神交流,然后模仿给孩子看。还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对视卡片,每天练习几分钟,逐步增加对视的时间和频率。
实际上,解决“眼神逃避不对视”的技巧还有很多,家长打开思路,多观察多总结多尝试。一定能够找到更好的办法。